鼎盛时期180家
“那些年,桃园四巷从西到东,几乎都是裁缝铺,能有100多家,人员都来自温州。”柯国莲告诉记者。王海珍,上世纪80年代曾在我市一家成衣店工作,1998年因身体原因退休回家,据王海珍老人回忆,首家温州裁缝铺是在1985年开业的,老板是温州芦田村的王先生。王海珍说:“当时太原还是很闭塞的,很多南方很流行的新款女装和西服,在太原当时的大商城内等根本见不到。”
靠着一流的手工,新奇的款式,王先生的小店内挤满了热爱时尚的太原年轻人,忙不过来的王先生只好把本村的亲戚叫来帮忙。之后,在桃园四巷内,由温州人开的成衣店出现了第二家、第三家……
“到了上世纪90年代,桃园四巷的裁缝铺达到了鼎盛时期。”柯国莲说。1992年,桃园四巷有了100家裁缝店,1993年,又增至128家,到1995年,桃园四巷的裁缝店已是店铺林立,多达180家。一时间,家家户户都将临街的房子打通,为了增加房屋面积,更是偷偷挤占人行道,将原本就不宽的巷子挤得就剩一条柏油马路了。
料摞到天花板
过年前,扯上一块毛料,拿到裁缝铺找老师傅做一身新衣,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是每个家庭过年必须做的一件事。“以前,一家老小也就是过年才能添身新衣服。但当时卖衣服的地方少,想买身合适衣服并不容易。”市民马奶奶告诉记者,“反倒是买块布料,送到裁缝铺更方便一些。虽然和买衣服相比,做衣服的手工费并不便宜。一套成人西服,手工费总得三五十元,再加上布料钱,下来怎么也得一二百元。”
“平时也不算太忙,可越是到了年底,活儿越多。大师傅只负责把衣料裁好,我们几个人分头缝制。从早上8点开始,往往要干到晚上12点才结束。”王海珍说,“店里靠墙的位置,曾经摆过一张两米多长的大床板,主要是用来裁衣服的。一到过年的时候,靠墙的位置就摞满了顾客送来的衣料,一个摞一个,一直堆到天花板。等到了腊月中旬,就根本不敢再接活儿,因为肯定年前赶不出来了。”
转向高档定制
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大大小小的各类服装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省城的大街小巷,而如今的网购,更是将商店直接搬回家。买衣服越来越容易、越来越便宜,裁缝店受到了极大冲击,曾经辉煌的裁缝铺逐渐式微,多数温州人都改行做其他生意了。
“后来,生意越来越差,我身边的许多裁缝都另谋它业了。”王海珍说,“顾客少了,除去各项开支,裁缝店的收入只够我们维持生计。我当时身体也不好,年龄也大了,就干脆回家了。”
面对现状,原本属于下里巴人的裁缝铺,也无奈地转向了高端客户。如今的桃园四巷,道路经过改造后已经宽敞了许多,为数不多的几家裁缝店基本上聚集在巷子西头。仿佛和宽敞的街道相呼应,如今的成衣店也和早期低矮、狭窄的小作坊不同,一个个装修得都非常高档大气。门口陈列着模特,展示着各类款式的大衣、西服,几乎每家的招牌上,都标明“私人定制”或“高档定制”。
“现在,业务主要是针对单位的制服,还有就是为私人定制服装。”柯国莲说,“顾客有的是因为身材不太标准,买不到合适的衣服;有的是因为想穿出个性;还有就是顾客看中了品牌衣服,但又觉得价格太高,让我们仿制。”
至于价格,柯国莲表示,主要是看面料价格,面料价格越高,收费相应也越高。但基本上一套西服最少也在350元以上。“低了,就连成本也不够了。”
对于今后的发展,柯国莲还是充满了信心。“我从1988年就来到太原了,很多老顾客都认同我这里,如今我们的收入80%来自老顾客。”她说,“我不打算改行,因为从180个到如今的10个,能生存到现在,就已经证明我们有实力发展下去。”